小叶紫檀知多少?小叶紫檀的分类介绍
摘要: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热带森林和岛屿上发现的。中国人酷爱紫檀木,商周以来,即为车辕及宫廷上好家具材料,为世上顶级家具材料。日本奈良正化院保存历代天皇器物的宝库有数件中国唐代送给天皇的黑檀器物。 据史料记载,隋唐五代,中国开始用黑檀、紫檀制作家具及工艺品。唐代是中国家具走向成熟时期,是家具…
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热带森林和岛屿上发现的。中国人酷爱紫檀木,商周以来,即为车辕及宫廷上好家具材料,为世上顶级家具材料。
日本奈良正化院保存历代天皇器物的宝库有数件中国唐代送给天皇的黑檀器物。 据史料记载,隋唐五代,中国开始用黑檀、紫檀制作家具及工艺品。唐代是中国家具走向成熟时期,是家具发展史上一次重大飞跃。 明太祖朱元璋建朝以后,兴修水利,鼓励开垦,促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紫檀先从安南(今越南)进口,明后期,明皇朝为显示宫廷尊贵,曾从南洋进口大量紫檀藏入皇宫。到清朝开始,用紫檀制作各类家具。明代紫檀家具传世极少,进入清代紫檀逐渐成为宫廷新宠,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所垄断。它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制作水准,集能工巧匠智慧之大成。
由于紫檀不是科学命名,它的分类就显得力不从心。历史上所有的紫檀分类都是以目鉴为标准,按照一般认知事物的规律,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名字被社会接受了,就会流传开来;不接受,只有少数人孤芳自赏。
除去金星(牛毛)紫檀,紫檀以目鉴主要还有鸡血紫檀、牛角紫檀两种。鸡血紫檀,也有称之为牛血紫檀的,典型特征是木纹较清晰,紫色中带有大面积血色斑条,许多时候如手抹状,呈无规则分布。这种紫檀在刚刚剖开木料之时,血状分布及色泽尤其明显,初见者叹为观止。鸡血紫檀在紫檀中数量少于金星紫檀,多于牛角紫檀。所做家具广做居多,这可能因为当年这种紫檀由广东口岸上岸,运往内地不多的缘故。鸡血紫檀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材料比另外两种大些,凡面板宽些的,用料壮硕些的,鸡血紫檀为多,鸡血紫檀的善雕性不如金星紫檀,故雕工多采用粗犷风格雕工,凡雕工明味较足的紫檀家具,多属此类。鸡血紫檀与另外两种还有一点小小的差异,感觉上硬度稍逊,所以亮度要差一些,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再一种就是牛角紫檀。我曾多次听鲁班馆的老师傅对此赞不绝口。这种紫檀以肉眼观,最不像紫檀。它的特征最难把握,极易被忽略错过。凡是看着像紫檀,又有点像老红木,可能就是牛角紫檀。这种紫檀材料质量好,硬度最高,一经打磨,闪着幽幽暗暗的光泽,尤其年久之后,其美丽动人难以言表。牛角紫檀,顾名思义,指材质类似牛角质感,细腻而少棕眼,用手抚之,润滑犹如婴儿肌肤。牛角紫檀的纹理不如鸡血紫檀那样明显,纹路显得细弱,色泽变化也小。这种紫檀一有包浆,真的如牛角一般,非常可爱。可能是由于牛角紫檀的上述特征,凡用此料者绝少雕花,大都素面朝天。工匠深谙此道,扬长避短。
将金星紫檀、鸡血紫檀、牛角紫檀做一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某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需要大量实践,比较是一条捷径。如果将这三类紫檀放在一起,就比较容易区分它们,比较容易记住它们各自的特征。一旦记住这些特征,就能应用,尤其是弧立无援的情况下,要调动自己记忆的库存,将最有用的信息调出来,在脑海中变成视觉影像,与眼前这件紫檀比较,这与计算机功能无异,存储量越大,应用时就越有效。
我用两篇的篇幅来说明紫檀的分类,仍可能挂一漏万。我所告诉读者的是传统意义的紫檀,即明清两代家具和其他木器小件所用良材,而没有涉及今天五花八门的紫檀,今天大量使用的新型紫檀将在以后分述。即便是传统意义的紫檀,也有不属良材或有误解的。比如过去老工匠常说的花梨紫檀,是指棕眼过粗、类似花梨木棕眼、较为粗糙的一种民国才出现的“紫檀”。这种替代物经常染色,完全用于欺世,应了那句成语:滥竽充数。当然还有更可笑的说法是“白紫檀”,这是无知者无畏的说法。凡紫檀年久失蜡,经风吹日晒后必定显示一种泛白的金属般的光泽。一旦重新上蜡受热,白紫檀立刻重现真身。
紫檀在使用之初,本无分类,后因地位崇高,市场需求剧增,紫檀变得细致起来,有了分类,以期适应市场变化。但这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现在流行的紫檀名字的前缀词均不见史书记载。连民间口头之说也是近十来年的事情。什么小叶大叶紫檀,什么海岛大陆紫檀,都是商人们苦心。
最早紫檀的分类是工匠们口口相传的。比如金星紫檀,是指最具代表性的家具良材,清宫的紫檀家具大半是用此材而制。金星本来指紫檀木创平后迎光闪现的金色光点。在暗紫色的木材上,金色光点常常以条状闪现,这就是金星紫檀的名称由来。但金星闪现多半是新材,或保存良好的又十分干净的家具,年代一久,稍有污垢,金星则难以观察清楚。这时,与其同体而异名的名称出现了——牛毛紫檀,牛毛是指紫檀材料表面细如牛毛的棕眼,均匀而细碎。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重色,一个重形。但有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凡商人及收藏者大都愿称之为“金星”,凡工匠大都常称之为“牛毛”,侧重点的不同,最直接反映了立场。
今天所说的小叶紫檀,如果非要找出类似物,金星(牛毛)紫檀最为接近。小叶紫檀我以为是以讹传讹。紫檀材料我国不产,过去和今天全靠进口,用船将其运回。紫檀上船前就没有枝叶,只剩主干,一来便于运输,二来也提高了利用率。枝枝杈杈没有用处,故无须上船。中国人没人见过紫檀的叶子,无从比较叶子之大小。倒是多年以前我曾听老工匠说过,紫檀的棕眼大小可以区分材质的优劣,小眼儿比大眼儿的好。
北京方言儿化非常严重,小眼儿外人听来就是小叶儿。外行人想当然就称之为小叶儿紫檀,久而久之,以讹传讹,谬种流传至今。
当所谓小叶儿紫檀匮乏之后,大叶儿紫檀就粉墨登场了。过去老工匠说的大眼儿紫檀也有人称之为花梨紫檀,是说这类紫檀材质粗糙,棕眼大而长。花梨紫檀是晚清民国紫檀家具热时的替代物,来源不清,数量也不太大。因当时贸易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能找到这等替身就不错了,大眼儿(花梨)紫檀就匆匆亮相了。这类紫檀历来为收藏家所不齿,以为滥竽充数。
而我们今天市场常说的新材——小叶儿紫檀、大叶儿紫檀还都不是上述两类,完全是商人们的努力。将类似或曰接近紫檀的新材强行分类,而市场由于紧俏,也就接受了这一说法,并迅速流行开来。
上一篇:不得不知的红木家具风水,速看!
下一篇:鸡翅木:妃子心,丫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