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的做旧手法有哪些,我么要如何鉴别呢?
摘要:红木家具一直深受中国人喜爱,尤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一直是只涨不跌,这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开始蠢蠢欲动,老家具做假做旧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这对收藏爱好者着实是一大障碍,所以提高鉴别力是在所难免的,今天就来说说做旧手法那些事。做旧手法一:包浆作旧包浆指器物表面由于长时间自然氧化形…
红木家具一直深受中国人喜爱,尤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一直是只涨不跌,这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开始蠢蠢欲动,老家具做假做旧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这对收藏爱好者着实是一大障碍,所以提高鉴别力是在所难免的,今天就来说说做旧手法那些事。
做旧手法一:包浆作旧
包浆指器物表面由于长时间自然氧化形成的氧化层,从而会形成自然光泽,这也是旧式家具年代久远的象征之一,所以这是做旧的基本说法,包浆做旧可谓是包罗万象,有的将家具做好后沉入污水坑浸泡、或用淘米水或茶叶水泼洒,然后再拉出来暴晒,这样反复进行以加速木头表面的老化;有的在家具表面涂抹生石灰膏,利用碱性对木材进行腐蚀;有的使用鞋油反复打磨做出人为包浆;有的用高锰酸钾来调制溶剂反复涂抹,然后用喷灯烧烤木材表面做旧;更甚者是在家具表面使用钢丝球打磨损毁,用刀砍斧劈,火焰烫印等方式来模仿使用痕迹等。这些手法实属震撼,不良商家可谓是绞尽脑汁了。
做旧手法二:改头换面
这个主要是针对红木家具的雕饰进行做旧,年代较新的雕饰都比较繁复,明式家具的雕饰就偏素,于是通过擦除手法,去掉一些雕饰,或是在加工的时候为了减少工时,雕刻通常是“电脑+机器”,模仿的也比较拙劣,圆不够顺畅,方不够坚挺,更进一步就是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在榫眼方面,古代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楔子,而用机器加工榫眼两头是圆的,为新仿货。在木纹方面,则用钢丝刷硬刷出高低不平的木纹,与自然形成的进行对比明显显得生硬不已。
做旧手法三:新旧拼装
新旧拼装有两种手法,一种是把新木料与旧家具的木料拼装而成,另一种就是对旧家具的散件进行再次的拼装,形成一件完整的家具。尤其是新旧拼装这种方法,往往是把一件完整的旧家具进行拆件,再根据仿制的样式与新木料拼装成多件家具,从而更加难辨真假,而此种利润的回报也是极高的,却对古文物构成了极大的伤害。
做旧手法四:细节处理
首先是腿部处理,长期使用的家具腿甲会泛白并会有冲击的痕迹,于是做旧者就把家具腿泡在醋里,把它泡糟泡白了,在组装前把椅子腿拿下来到沙子堆来回磨,磨出冲击痕迹。其次就是对新茬进行处理,做旧者把浇水后的生石灰涂满家具表面,用石灰的弱碱咬掉新茬,最后用清水进行冲洗,至于一些比较“天然”的痕迹只要放在潮湿的经常有鸟活动的树下或鸽子窝的下面两三个月就可以形成了。最后就是颜色与层次的处理,主要是利用仿古涂装给家具增加深沉感,强调色调的色差与变化,伪造成时间的跨度,例如模拟涂层受潮泛白、霉变、喷苍松绳黑点等。
鉴别法:
1.在雕工方面,新雕工一般雕锋尖利,棱角分明,老雕工一般圆润老到,手感和视感都非常柔和。
2.老家具腿足部受地气侵蚀变得陈旧和腐变;而人工做旧的无论是用泥土掩埋还是用化学品腐蚀,都给人一种好木头突然烂掉的感觉。
3.老家具榫卯间松动摩擦痕迹很明显,其外表的包浆圆润光滑细腻;新家具的包浆是靠染色打磨,要不显不出包浆,要不包浆生硬;榫卯故意松动看上去新茬硬碰硬,总是有不自然的感觉。
4.老家具的底部既不染色上漆,也不打磨抛光,并且是用手工锯出,的感觉。所以底部的穿带是不太整齐并且是粗糙的,而新家具是用电锯开料的,所以底部和穿带都很整齐光滑,还会伴随上漆和人工染色做旧。
通过对以上做旧手法和鉴别法的总结,最有效的鉴别法就是多看精品,所有伪造的赝品都逃不过生硬二字,岁月自然沉淀的痕迹是很难模仿的,所散发出的光泽也是柔和的,所以多熟练,做到熟能生巧。
上一篇:不得不知的红木家具风水,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