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常识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常识文化 > 传统书房的“理”与“用”

传统书房的“理”与“用”

责任编辑:
SY
发布时间:
2017-09-13
文章标签:家具红木家具

摘要:书房是个美妙的地方。茶香墨韵,书里芳华。书房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在“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原则下,传统书房家具形成了中国家具文化独有的风骨,也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强大体系,支撑着后世家具的发展。理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不仅待人处世、日常生活、饮食穿戴讲究礼仪,写字…

书房是个美妙的地方。茶香墨韵,书里芳华。书房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在“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原则下,传统书房家具形成了中国家具文化独有的风骨,也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强大体系,支撑着后世家具的发展。

传统书房的“理”与“用”-1

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不仅待人处世、日常生活、饮食穿戴讲究礼仪,写字、绘画等文化形式、家具器物也如此,礼仪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人看来,人的身体应该是端正和放松的状态,若有歪斜扭曲,则气机不圆满,是有缺陷的。

为了保证坐时身形的端正,古人总结出一些方法,唐代之前的跪坐与盘坐是传统的坐姿,前者只要将臀部坐在足跟上就能自然地端正,后者则需要在臀下垫上稍高的垫子才能端正。唐五代之后,高坐具逐渐兴起,人们的生活习惯由跪坐改为垂足坐,身形就容易变得随意而扭曲,这时高坐具的设计就很重要了。中国古典书房家具如靠背椅、官帽椅等,无不是用家具的造型来矫正人的坐姿。

虽然有人认为官帽椅坐着不舒服,但就是这种硬板正当的椅子,被中国人使用了近千年,器物能流传数百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当代生活中很少有人坐官帽椅,一方面是不理解古代椅子的内涵,更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已被改变。“平常心是道,功在日常中”其实才是修身之道的捷径。

传统书房的“理”与“用”-2

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硬面的椅子、凳子,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直接席地而坐?是不懂得或者不会制造软包家具吗?这与古人对身心的认识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不符合修身的理念,也与历代提倡的文化精神和生活理念不合。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传统书房的“理”与“用”-3

常坐沙发之人就能体会到,坐到沙发里很舒服,但因慵懒而懈怠,心思会逐渐散乱昏沉,这是大问题。

在西方人也开始明白,长久坐在沙发里会产生很多问题,而国人却不重视,一味将庞大的沙发摆到家里炫耀。窝在沙发里确实能缓解疲劳,暂时恢复体力,但这又是典型的快餐式办法,治标不治本,甚至隐患无穷。纯粹物质的奢华和享受对人身并无好处,最终会被摒弃。


关键字:家具红木家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家具红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