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方法能鉴别海南黄花梨的真伪呢?
摘要:海南黄花梨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柔和文静之感;又或在生长过程中的不规则的结疤,形成了变化多端的“鬼脸”,但不是所有黄花梨都有鬼脸。黄花梨的颜色始终有着一抹金黄,久之则呈紫红、褐红之色。黄花梨手串纹理清晰,颜色淡雅。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
海南黄花梨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柔和文静之感;又或在生长过程中的不规则的结疤,形成了变化多端的“鬼脸”,但不是所有黄花梨都有鬼脸。黄花梨的颜色始终有着一抹金黄,久之则呈紫红、褐红之色。黄花梨手串纹理清晰,颜色淡雅。
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黄花梨木及鉴别。
颜色 :许多书籍和专著上都将黄花梨的颜色说成是“从浅黄到紫赤”,这是极不负责的说法。打开色谱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几乎覆盖了色谱的绝大部分,与其他硬木的颜色不能区分。
其次,对于黄花梨木的条状黑色素带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黄花梨没有黑色或深褐色的条状黑色素带,因为这种颜色纹理与木材的浅色基调差别较大,形成的图案往往比较喧闹和浮躁,明显不符合明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鬃眼: 许多书籍和著述中将黄花梨的鬃眼特征概括为“麦穗纹、蟹爪纹、牛毛纹”,通过考察各大博物馆藏品和国外权威著述发现,这些鬃眼特征并非黄花梨独有。如一些草花梨也有明显的“麦穗纹”,鸡翅木有比较典型的“蟹爪纹”,紫属花梨和浅色紫檀木经常有“牛毛纹”。这些纹理特点对初入收藏圈的爱好者迷惑性极大,也交了很多学费。
鬼脸: 有专家说,“黄花梨有着迷人、可爱的鬼脸”,但现在来看,最可气的还是“鬼脸”,它使得不少收藏者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鬼脸”就是树疖巴,所有的树木在主干与枝杈分接处均可形成“鬼脸”,而且有的酸枝木和草花梨的“鬼脸”比黄花梨更生动、更可爱,如“狐狸头”、“老人头”,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收藏者就更具有迷惑性。
香味: 真正的黄花梨是有香味的,但这种香味闻到很不容易,一些年代久远的家具根本闻不到。黄花梨的香味是一种幽幽的芳香,并不是一些专家、红木厂老板宣扬的什么浓郁的降香。而且,将黄花梨木屑燃烧,也不会产生沁人心脾的香味,往往是呛人的烟。
重量: 在红木国标中,说降香黄檀的密度范围在0.82—0.94克/立方厘米,但是在市场上买家具和木料的时候,也不可能先锯下一块进行监测而再购买,而且其他木材的密度也往往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所以,往往靠掂分量也不是那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