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们的“臭脾气”
摘要:红木匠人在修复变形、开裂的家具时经常会说一句话:“这木头的脾气真大”。这里说的“脾气”就是在说木材本身所特有的木性。木性简单来说就是木材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变形程度。木材在制作成成品后,受到外部环境冷、热、干、湿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开裂、翘曲、大胀、大缩,红木的木…
红木匠人在修复变形、开裂的家具时经常会说一句话:“这木头的脾气真大”。这里说的“脾气”就是在说木材本身所特有的木性。
木性简单来说就是木材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变形程度。木材在制作成成品后,受到外部环境冷、热、干、湿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开裂、翘曲、大胀、大缩,红木的木性比较温和,变形的幅度不会太大,有些杂木的变形则可能会很夸张,譬如柞木、水曲柳、枫木这些木材,原本一根方方正正的长直木条,可能会形成几道弯,扭曲成麻花状。
为了能让家具在不同的环境里都能维持原有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形、开裂的情况,在加工之前,原材料的处理显得格外重要。红木之中,紫檀、黄花梨的木性非常稳定,处理起来也会颇为简单,而大红酸枝、红花梨、草花梨木性性大、“脾气大”,处理起来就要花费一番功夫了,具体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烤,就是把木材放到烤房中蒸发水分,根据使用环境的湿度决定木材中剩余水分含量。因为烘烤时的温度若是过高,木材就会碳化,所以,这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大概需要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具体要根据木材的特性来决定。
二是吹,就是让风吹,就是自然的风干。这要把木材一层层叠垛,整整齐齐地码起来,每层板子、方子间都要用小木条垫起,作为间隔,便于通风透气。垛与垛之间要留大的空隙以走风。而且,方材一般码在背阴通风处,避免阳光暴晒使木材突然起性。码垛好后,最上方要压重物,如石头、钢材、原木等,越重越好。经过自然的风吹、雨淋、日晒、雪埋,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木头的性越来越小,因此越陈的木头性越小,越便于制作与打理。这需要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时间。
三是泡,就是把原木或板材、方子扔到水里面浸泡。泡个一周、两周,甚至泡一个月,捞上来按自然风干的方法码垛起来,经过完全自然风干再使用。或是泡过后送进烤房熏烤,另有一种老办法可以加快去性的速度,就是挖坑放水,加入石灰或碱,用石灰水、碱水来泡木头,这样浸泡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泡个两三天即可捞出,或风干,或送烤房。
总之,木头去性的办法实际上是来回折腾,泡了烤,烤了泡,湿了干,干了湿,折腾的遍数越多,木头的性越小。颇有些“百炼成钢”的味道。经过去性的木头,在木工手里就听话多了,制成家具后,热胀冷缩的比率大大降低。近些年,有一批老红木新做的仿古式家具,把老百姓家里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房柁、房梁破成板子做家具,其性稳定而少变。买老木新做的家具,大可不必担心木头发脾气。
其实只要是木头,就会热胀冷缩,再怎么处理,也会湿胀干缩。因此红木家具在制作过程中还是要遵循“尊敬木性、顺应木性、引导木性、约束木性”。比如,不同的木材伸缩的程度不同,同种木材的横向收缩率大,纵向收缩率小,所用在留伸缩缝的时候,就能做到恰到好处。另外,木纹又有纵纹与横纹之分,因此家具的受力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看,直纹木材的受力会大于横纹木材的受力。举个例子,若是拿一段没有干燥好的木材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直纹的永远不会翘曲,横纹的则会翘成弧状。因此,横纹的木材一般用于面板等部位,竖纹的木材多用于腿足等受力大的部位。还有一些独板的画案,在下面横向加装穿带也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不得不知的红木家具风水,速看!
下一篇:红木家具科普之鼓腿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