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详解【图】

责任编辑:
小编
发布时间:
2017-06-23
文章标签: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

摘要:在明式家具平头案和翘头案中,牙头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直牙头(“刀子牙板”)系,另一是云头牙头系。其中云头牙头一系又可分二式,其一是内卷云纹牙头式,其二是平云纹牙头增大式。在卷云纹牙头向内翻卷变化发展的同时,平云纹牙头一支脉也在发展着,表现为牙头上方的雕刻面积不断增大,其上纹饰日趋繁…

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详解【图】-1

在明式家具平头案和翘头案中,牙头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直牙头(“刀子牙板”)系,另一是云头牙头系。其中云头牙头一系又可分二式,其一是内卷云纹牙头式,其二是平云纹牙头增大式。

在卷云纹牙头向内翻卷变化发展的同时,平云纹牙头一支脉也在发展着,表现为牙头上方的雕刻面积不断增大,其上纹饰日趋繁杂。尽管云头两翼的大小、形状一直基本未变。

包括平云纹牙头案在内的各种大案一般为供案。

从实物看,平云纹牙头增大式案子主要为清早期作品。下面分别观察代表性器物。

01
紫檀象面纹案

紫檀象面纹案(图1)属平云纹牙头式。其纹饰主要布于平云纹牙头上,左右对称的象面纹口鼻处锼挖成空,仍为传统云纹的变体。三个卷珠形纹饰将象面妆点的更活跃。其两旁牙板上的回字纹表明其年代是清早期偏晚的制作。

在先秦以来的器物上,回字纹历代相沿。但明式家具上的回字纹由拐子纹变迁,表现出与传统纹饰的殊途同归。这也是一个开始的标志。回纹在装饰上的强大张力焕发在家具之上,其生命活力在以后将亦发彰显。

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详解【图】-2

02
铁梨象面纹翘头案

铁梨象面纹翘头案(图2)非为紫檀、黄花梨材质,但可视为硬木之属,为广东地区明清家具常见材质。其面板底部中间刻有“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字样,康署为今天广东省德庆县,崇祯庚辰为崇祯十三年(1640年)。一直以来,它被业界认为是崇祯年作品。

此案现藏故宫博物院,但非为旧藏,上世纪五十年代,它由北京琉璃厂古玩行购入。此款之真伪,从来没有人质疑,加上此款字面的商业价值不明显,不作伪的一般套路。本人也曾以为此案为崇祯年制。尽管当时也认为:在纪年刻款的真伪认定上,本器的过硬程度不比考古成果如上海明万历朱守城墓出土的紫檀小插屏、紫檀螭纹瓶,也弗如故宫博物院旧藏清康熙之紫檀嵌云龙寿字纹大围屏。

2016年,《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出版,图片呈现出铁梨象面纹翘头案挡板细节,反复考量后,认为此案风格为清早期,构件和纹饰表明“崇祯款”不足为年代之凭。

下面就分别观察此案:铁梨象面纹翘头案挡板正中,锼挖大朵云纹。但大朵云纹是下垂式的,有违通行的挡板上云纹正立的规律,应为变异的处理。托泥上加有管脚枨,其四角各置一个云纹角牙。整个挡板空间,既带有锼挖云纹,又加增新款的角牙。这是少见而比较晚的做法。尤其是四个角牙上的纤细的卷草式纹饰其端点为圆珠状。它与上例紫檀象面纹平头案牙板上的卷珠形纹饰相同。

牙板两端雕突兀的回字纹也与紫檀象面纹平头案上的回字纹大致相同。原先“崇祯时期出现回字纹”的疑问亦也破解。两个案子上的卷珠形纹饰和回字纹表明年代大致相同。但其四个角牙和下重式朵云纹是更晚的作法。牙板上锼挖出尖牙纹,牙头外轮廓锼挖出平云纹。其上粗浅地浮雕出变异的象面纹,细线阴刻象眼,形象已不写实。

要说明的是,并非写有、刻有年代符号的就是有确切纪年器物。甄别真伪是首要之务。没有过硬佐证的题刻,款识均难以认定为真品。从已知资料看,明式家具中,有纪年刻款的器物基本无一可靠。

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详解【图】-3

03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图3)牙头牙板上雕螭龙螭凤纹,上为螭龙,下为螭凤,表达龙凤呈祥之祝福。其形态拐子化。两端复有拐子纹和回纹装饰。足间横枨为梯形半尖榫,香炉足。挡板上透雕大小螭龙,构成苍龙教子之意。龙凤呈祥图和苍龙教子图均表明此案制作于婚嫁之时。

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详解【图】-4

04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图4)也是黄花梨翘头案进入清早期以后雕饰鼎盛时期的典型作品,牙头大面积雕饰,吊头与牙板对应部分均统一列入雕饰区内,雕饰子母螭龙纹,螭龙尾与回字纹相接,牙板中心饰寿字纹,腿足上下饰正背方折回纹。挡板亦雕拐子式子母螭龙纹。

脚足外撇,俗称为“香炉腿”。外撇腿应是稍晚式样。

螭龙纹尾端已演变为与回纹结合,牙板中间团寿字表现为螭龙体向美术体过渡的形态。

明式家具基本都存在这种情景,雕刻工艺出现后,越是有特殊功能的种类,越雕饰繁华绚丽。越上乘的家具越要符合当时人的生活审美体验。这些大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据行家讲,这种腿上有纹饰的案子,多为“闽式”“闵作”特征,详见专论,闵作与苏作,为福建地区制作。

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的演变详解【图】-5

05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图5)器型巨大,云纹牙头部分进一步宽大。回纹成组运用,大小不一,布局灵巧。螭龙纹与成组的回纹充满牙头、牙板空间,纹饰更富庄重,有方正之慨。腿下有托泥,挡板壸门式开光中透雕一对子母螭龙纹,中间为团寿纹。

翘头案牙头回字纹上的“塔式”花苞纹,原本为草叶式螭尾纹的衍生形态,而非宝塔纹,宝塔纹不会翻转九十度设计雕刻,呈躺倒形态。

从成组的回纹和寿字纹看,此案年份为清早中期。

此案体态硕大,装点纷丰,见证着一个富裕时代的奢华和精丽。它也是平云纹牙头供案子长久发展的结果。

明清时期,家族制为家庭的组织形式,维护家族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祭祀家族的祖先,即家祭,家祭包括有祠祭、墓祭和寝祭三种。祠祭是大家族成员在专有的家族祠堂中进行祭祖活动。墓祭是家族成员的扫墓祭祠活动。在一个大家族中有许多个体家庭,他们单独的日常的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灵的活动则是在自己家里的厅堂中或正屋中进行,这就是寝祭。

寝祭祖先有不同形式:供案和供桌上,陈放着写有祖先的名字的木制牌位,或祖先塑像,或祖先的画像。家祭的时间,一般是在各大传统节日、节气日和祖先的生日、忌日,繁勤者则在初一、十五甚至天天祀拜。还有是在生子、婚娶、中举、升迁等重要时日。

寝祭中还包括对于自然神和佛道儒神祇的祭拜,在牌位中写上“天地君亲师”等 ,将天地间各种自然神、国君、祖先、先师等一并祭祀。祭祀的意义,一是缅怀、纪念祖先。二是以此控制家族人员的生活。(张岱年:《中国文史百科》,页244,浙江人民出版社)

各类大案为厅堂或祠堂重器,用于供奉天地神明,或儒道佛像,或祖先牌位。它们自然地要表现出神圣、豪华的指向,以高大豪奢隐喻一种特殊存在。其制作中追求高大、厚重、绚丽的气派,以加强对神明的尊重和肯定,加强对凡人的震撼。它要有意拉开与常人的距离感,要崇高而非平实,要铺张扬厉而非单调内敛。

现实使用中,供案又可以作为是家庭厅堂日常用具,体现了家庭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力和精神旨趣,彰示着家族的富裕和地位,是宣扬社会身份的工具。
体量和纹饰都代表着权力、尊严、财富等社会象征。如《管子·法法》云:“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荀子·富国》亦云:“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

这类家具是外向性的,带有强烈的社会象征性,一是面向本家族,二是面向社会人群。它是家庭兴旺、门庭风光的最重要体现,它们有极强的炫耀性和重观瞻性。所以,明清两代对供案、供桌制作极为投入和用心,一般是造型超越常规,用材硕大,造型豪奢,装点华丽。一些作品超乎寻常,不为传统范式所宥,甚至有些放任不羁。

与卧室家具一样,这类家具也是雕刻装饰领域最早的闯入者和领跑者,同时也是最富年份特征的标杆。
(更多资讯和新品关注微信 3216168)

关键字:明式家具平云纹牙头案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