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讲给红木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契机
摘要: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终将开启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空间,而一个有利于中国红木行业新的发展契机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红木文化产业,古丝绸之路的结晶…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终将开启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空间,而一个有利于中国红木行业新的发展契机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红木文化产业,古丝绸之路的结晶
红木文化与产业起源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经济与贸易互通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善于关注自然,融会贯通,励精图新为人类创造生活之美的体现,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成就的中华文化的符号与标志。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紫檀作为香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我国,唐代已有红木制品及器物配置品的记载,诗人孟浩然的“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让我们看到了红木文化的历史印记。特别是明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迅猛发展,大量优质木材作为郑和船队回程压舱之物和贸易商品进入中国。这些木材特有的坚硬质地和优美的色泽纹络特点契合了中华文化崇尚自然之美,善于艺术上的巧夺天工,尤其是用榫卯技术制作的精良木器。这些多来自异邦的硬木立即被中国文人和文化所认同与喜爱,是造就中国家具典范的首选。由此,兴起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硬木家具行业。历史进程到今天,这个诞生于丝绸之路的行业,具有规模企业已达三万余家,每年创造出的产值超过1500亿元。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红木文化及产业也必将是禾苗雨露,茁壮成长,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红木产业新契机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综合了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要素,整合了国内外资源与市场的多种需求,立足中华民族发展之根本,放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它赋予了古老丝路新的内涵,形成了面向21世纪,普惠世界各个国家、地区、行业的发展格局。同时,这一战略构想也为我国红木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发展空间。
这契机就是红木文化首先能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先行,让“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华文明与世界融合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和平交流,包容合作的精神,体会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这契机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将拓宽行业良好贸易渠道,促进红木产品及文化走出去,促使行业进一步调整结构,驱动创新,为走向国际市场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个契机既有历史的完整延续,又有时代新的拓展;既有历史文化的厚积薄发,又有时代创新思维的高瞻远瞩。红木行业应当趁势而上,奋发进取,更应站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高度,凝聚行业的整体力量,研判趋势,整合优势,清晰路径,创新模式,实现又一个跨越式发展,让中国的红木行业作为国家特色的文化产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成为新丝路文化产业的典范。
“一带一路”,加速红木文化走向世界
新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有利于红木资源的建设,更有利于红木走向国际市场,解决目前行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红木文化是丝路文化的典型代表,红木产品是丝路经贸交流的硕果,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不仅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行业,更能带动各资源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好地实现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红木文化具有丝路文化的灵魂精髓,具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品质,具有新“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的原动力,它的传承与弘扬,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有利于红木行业转型升级,站在新的视角,面向更广大的市场推陈出新,创意产品,打造名牌,推动红木文化及产品全面走向世界。
古老的丝绸之路孕育出红木文化及产品,新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中国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拓宽了新的空间,为我们在严冬里送来了炭火。只要我们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发挥出自身源于丝路,有历史与文化厚重的优势,肩负起承载文化与产业的双重使命,励精图治,就能够再创辉煌,为新的“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出力量,为中国红木文化在新丝路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上一篇:红木家具卖出高价值的两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