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戴珠的前世今生!
摘要:相传以前有个国王叫琉璃梨,有一次他对佛陀说,我的国家边远弱小,连年来又匪寇瘟疫不断,所以“谷贵民困,我常不安。”佛法这么深蕴广大,可是在我的国家里不行,希望我佛能“垂示法要”指出一条光明之路。佛陀于是说,大王想要灭除烦恼,富国强民,那就用香木做一百零八个珠子,贯成一串,随身携带,…
相传以前有个国王叫琉璃梨,有一次他对佛陀说,我的国家边远弱小,连年来又匪寇瘟疫不断,所以“谷贵民困,我常不安。”佛法这么深蕴广大,可是在我的国家里不行,希望我佛能“垂示法要”指出一条光明之路。佛陀于是说,大王想要灭除烦恼,富国强民,那就用香木做一百零八个珠子,贯成一串,随身携带,无论行走坐卧,都要在心里默诵“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的法号,每诵一遍,就捻过一粒珠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诌曲,舍命得生焰摩天,若满百遍,当除百八结业,或常乐果”。
国王说,佛陀的指示我定当奉行。这样,念珠就在奉行佛教的僧侣中流传开来了。
一般来说念珠有三种佩戴方式。一是持珠——以手持捻掐的佛珠;二是戴珠——带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三是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我们现在就来谈谈戴珠。
戴在手腕上或臂上的佛珠,也叫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四、十六、十八颗子珠最为常见,也有根据手腕粗细而制成的戴珠,数目有佛理可以参照便可。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颗粒的珠子串成,其特定的数目都有源由,被赋予一定含义,无规则,无定数的不被视为佛珠。佛主的颗粒及其含义,现简述如下: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108种烦恼,合成1080种烦恼。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颗,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谓。
......
戴珠多选用名贵的材料制作,款式、颜色相对明亮艳丽。由于佩戴持念比较方便,使佛珠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们看来,凡是这种热爱戴佛珠的人,是“是善根”的表露。
佛教徒佩戴念珠,一方面是藉以提醒自己的道念,提醒自己要时时展露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再方面庄严自己的威仪。
现在很多西方人拿念珠当饰品,也许是为了赶潮流,不管动机如何,也许在不知的未来,当他们知道念珠的真实意义,或许会触动他那潜藏的菩提种子,转念向佛。
上一篇:说一说黄花梨的水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