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几点帮你成长为一个合格有品位的红木家具收藏玩家
摘要:从哪些方面评判审视红木家具?干什么都有个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今天起我把这个道传播给大家,立刻按一个条条框框来评价你所见到的任何红木家具:A、型美:远观器物以它的造型、结构、用料尺寸,给我们带来某种愉快的精神感受,激起我们某种联想,这些感受可能有:敦厚、朴实、浑厚、雄伟、清…
从哪些方面评判审视红木家具?
干什么都有个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今天起我把这个道传播给大家,立刻按一个条条框框来评价你所见到的任何红木家具:
A、型美:远观器物以它的造型、结构、用料尺寸,给我们带来某种愉快的精神感受,激起我们某种联想,这些感受可能有:敦厚、朴实、浑厚、雄伟、清劲、凝重、远逸、空灵、简约、庄重、华美、秀润、疏朗、和谐、圆浑、柔婉等等。这也是较为整体的基本家具神韵的体现,没有下边的B与C这种神韵也难保。
B、材良:幽雅、华美、光洁、温润、细腻、沉穆、流畅、凝重、典雅的材质美不仅可单独被人赏之于手、观之于目愉乐于心,同时也是家具神韵的表现元素。
C、工精:工指工艺即做法与技术,结构之严谨、对称、整齐、平整、严丝合缝、合理,雕刻之:写意生动,刀法干练利落,根脚干净,从容流畅、圆顺,线脚之:平顺、圆顺、周正、挺劲、锋利、直溜。打磨之:光润不伤骨。
型美、材良、工精三者相得溢彰,共举留芳之嘉品。从以上三方面评判红木家具已是行内比较统一没争议的共识。
红木家具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价值有哪些?
每个人的体会侧重点都不尽相同,我个人从92年在山东烟台开始收藏老红木家具,到北京又收藏各种材质的红木家具,从个人体会及与其他收藏爱好者的交谈中总结收藏红木家具对人的精神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A、令人生活有目标、有寄托、有伴侣,对个人的精神有极大安慰,这是最重要的。健康长寿的理论总是指出朋友与爱好是长寿人生的基本条件。
B、文化修养、鉴赏能力提高。对民俗、历史、绘画、雕刻、材质都会有广泛、深入、细致的接触、了解,是“思接万年、视通千里”的人!
C、与周围朋友相比有富足感、优越感、荣誉感,人毕竟活的是一口气。所以,京城大凡名人雅士手头富裕的人都收集一些家具、石雕、字画,不仅仅是攀比,也是衣食住行丰足了以后人向更高层次精神文化追求的表现。
D、不论是老家具还是新家具都不断在涨价,所以,收藏者有财富上的安定感和自豪感。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台。
E、谈资丰富,个人人格魅力增加。
F、对下一代的精神气质、修养影响巨大,有收藏文化传承家庭背景的人,多有教养,见过钱,不张狂,知识渊博,眼光开阔。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尝一口!只要买一件明清家具你就立马体会到别致的精神享受,我敢保证绝对比大吃一顿或捏着那几十张默默无语的纸币强!
为什么红木家具越用越温润越有神韵?
什么是温润?从视觉上看泛着柔和的光,似乎如玉一样有半透明状,不是贼亮,不是混浊或油污,从手摸之的触觉上有润滑感,热传导速率比光滑的新木板低。木材附有较厚蜡层时手摸之有阻滞感,有个新仿黄花梨大方禅凳的家伙,他当老货卖,卖8万!我一搬动这只禅凳,备感油滑,从未有过的感觉。后来用清水洗完手,搓搓手指头还显爽滑,估计他用了滑石粉之类的物质处理家具,这种润滑不是温润之感。
什么叫神韵?被人长期使用的亲切气息。新家具刚被打磨好,各处都一样光新,但不自然,不质朴,用收藏者的行话叫“生”“假”“冷”不温润,也没人文气息。红木家具不怕用,怕新、怕残。
不论是小叶檀还是红酸枝、花梨,为什么越是深色的木材材质也往往越好?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讨论过到底什么样的材质好,我也曾对此陷入过深深的思考之中。在讨论具体的具体材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材质是好料。
A、硬、重、有韧性。硬、重是个蛮生兄弟,坚硬材质使家具稳定耐久,不易受腐蚀,韧性使雕刻起来不崩茬,榫卯结构也不易受损伤。
B、花纹华美、流畅。明人比较喜欢。
C、色泽凝重、沉穆。清人比较喜欢。
D、油份大的。指材质有油脂、腊质光泽,这种材质看起来润泽,油份少的显得干、柴。十全十美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木材几乎没有。
例如:黄花梨有韧性,色泽幽雅、纹路华美,但偏轻、偏软;直且粗又不中空的红酸枝原木开出来后色泽偏淡,硬度、密度略小,韧性略小,长得歪歪扭扭的树小、瘦且中空,开出来紫红黑,硬度密度大,韧性差一点。同一种材质可以进行对比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如果过度较真,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事儿,又是对自我的折磨。我收藏一只小叶檀万历柜,多年不舍得卖,手头紧时也不敢想去卖掉它。这只巨型柜子门有几块板子色浅似红木与周边木材很不协调,油份又不大,还不似鸡血紫檀那么红润透彻,但木导管极细且少,似海南黄花梨。一串串大大小小铜钱一样的鬼脸象断线的珠子散落其上,轻盈、流畅、舒畅、每每回眸看到它,都令我为之留下喜悦的笑容。这几块木板料真不象紫檀料,牛毛纹、密纹、密度、色泽都属下品,但长处也是极为少见的。所以,凡事也别大较真。
A、紫属花梨:色泽深的好,红褐、浅褐、黄褐、黄、浅黄、黄白,材质依次变差,花纹丰富的好,木导管过多过密过粗大本是该种木料特征,但却不受人欢迎。
B、红酸枝:色深红紫,黑紫有黑条带的,油份大的为上品,浅褐、浅灰、干的为次。
C、越南黄花梨:紫红色,或有丰富、浓重紫红色条带的为上品,这类木材往往密度较大,木导管较细,俗称油梨或树根料或疤结料。疤结料是树受到病虫、雷击等外力刺激正常生长方式产生阻滞,而产生交错的团状木纹,从切出的木材平面看出瘿子纹、拳曲纹、波浪纹、绞丝纹等。树根料也有疤结料的特征。除以上之外,大多数越黄木导管粗大,料质虽有油份但粗糙,根本无法精雕细刻,除油份大于紫檀属花梨外材质一般不会好太多。可能受明黄花梨家具带动,以及越南出口环保物种保护政策导向,才使越黄价格超过小叶檀。越黄和明式家具中的海南黄花梨不应是一个树种,有专家认为是亚种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材质极好辨别,特殊选择之后很难辨别。我有几件小木器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是海黄还是越黄,各种理由都不充足。害得我挺困惑,心中老有不决之事使人很不踏实。鬼脸是木材生出的死斑,正常顺直的木材纹理受到干扰,围绕此斑生出一圈圈的各色木纹。这种现象什么木材都会有,不能做为认定黄花梨的依据。如果这些死斑死得时间过长,就会开裂腐蚀掉形成孔洞,可能由于海黄密度较紫檀小且极富弹性韧性,海黄的鬼脸中心产生冰凌纹状裂纹的少,烂成孔洞的更少。小叶檀的鬼脸则大多有裂纹,甚至要补上孔洞。有在故宫工作的专家著文说故宫的黄花梨家具几乎全为黄色、金黄、浅黄,没有鬼脸,说这些料在当时应是大料直料、整料,歪歪扭扭大窟隆小眼子的料才多鬼脸,这位专家的话真是颠覆大家同追求的审美,没关系,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D、小叶檀:小叶檀材质表现多种,各自爱好不同,我只说我的在感受,色泽黑紫的好,只要不干裂;鸡血紫檀呈半透明颠状的血红或褐红、褐黄,占整个小叶檀不到十分之一的存量,是好料;细润几乎不见木导管的也好;牛毛纹密布或有“S”纹的好;木导管粗且长的,有俗称“车轴料”“大牛毛纹”的也很痛快。一棵树的不同部分会不同质感,比如一块板这面满布金星,可爱之极,但是,板的背面则漆黑一团牛毛密布,所以金星紫檀、牛毛纹紫檀、鸡血紫檀仅以材质不同表现而得名,不是树种之区别。如果有件家具由许多不同质感材质组成,那不是件好事吗?何必强调材质统一?
木材纹理有差异,色差较大,做出来的家具如果不染色统一一下色调会令人有花花达达的混乱之象,没关系!这不正是自然之象吗?人工痕迹重了也就假了。红木原木的外表一大圈一般里浅黄白,质软,是新长成青壮年活性极强的细胞,内圈逐渐或突然变深色,花梨木越黄是渐变,小叶檀、红酸枝、海黄是突变。内圈色黑的叫“髓心”多是处于休眠半眠或死亡的细胞,长时间(几百年)之后那些死亡的细胞腐烂成粉状,树木空心化。越接近树中心材质越色重,比重硬度都大,但弹性、韧性变差、脆性加强。小叶紫檀的这种变化最明显,红酸枝次之,海黄更次之。看来绝对好料难寻,舍此得彼!我做过一对四平的顶箱柜,小叶檀的,当时我迷信又黑又硬又重的心材,刚做出来时色泽紫黑,上等料也!一到冬天露馅了:这料塑性小,平整的面板上有不少裂纹,原来鬼脸中心也大多开了花裂成冰凌纹状,好不心痛,得此失彼呀。
为什么说红木家具能够传代?
原因有五:
A、榫卯结构很难彻底垮掉,一经修复又完好如初。
B、原材料越来越少,手工钱越来越贵,所以红木家具会越来越贵,有传代的价值。
C、红木家具会记录前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暗示历史中人的生活方式,是历史见证与文物。如果有件家具是我们前五代祖父的使用喜好之物,我们对之会不油然生敬意与亲切?
D、红木家具越用越被“盘养”得温润,有神韵及生活气息。这不同皮沙发与席梦思。
E、红木家具(指明式清式)已经被证明是中国人文化中积极优秀的一部分。
F、事实上,1949年以前传下来的红木家具都被现代人当宝贝,价格令人惊叹。
什么是镇宅之宝?
过去用何氏壁做成的玉玺成为传国之宝,似乎谁拿到它谁就会继大统,49年蒋介石费力地将大多数文物带到台湾,是想证明自己是中 华民族的真正继承者。虽然大家都不是物质之上者,但是人在精神上总是设想如果有某件特别之物的存在,这个家才有生气,才令全家人底气足,豪气旺!中国人常 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五千年生生不息”来表自豪。“原子弹”也曾是我们的镇国之宝。
总之,人是存在于精神之中,活在人群的对比之中,那些能令自己感到满足,又区别于他人的物品被称做其实也是自家的镇宅之宝。我 的镇宅之宝是那张民国72cm宽,1.3m长海南黄花梨独板小画案,全北京谁的比我的还宽?我有个朋友常夸耀他那只新仿的小叶檀素面角柜几乎全是金星紫 檀,满眼灿烂!那只角柜支撑着他家的门面和他的脊梁。我父亲以前有辆德国造自行车,常自豪全县就他一辆,后来父亲从老战友那里以150元受让一辆内供“天安门”牌自行车,那神气更是冲宵汉。
常和同行谈天说地,他们谈到自己接触过的名人时没有提及其人格、事迹、思想的,而是代以:××家,有一个三米长独板条案,占据一面墙壁,上边陈设清供文玩、、、、、。看,镇宅之物掩盖了人本身,可见物质之威力。的确,有几件难得之物,会使自己快乐很长时间。
有钱与有文化品味的区别是什么?
提起文化二字令人熟悉又陌生,是一个个人用得最多又最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的词汇。狭义讲文化是知识,广义讲是指人所创造的一切。北京东部的人多是洋 买办,生意人多,需要场面的人多,西(北)部呢技术人士、教育界人士多。东部的人出门讲体面,攀比精致生活、追求表面外在物质,讲情调求氛围,西部的穷尽道理,钻研学术而随意其外表及生存方式。于是,东部人笑西部人有知识没文化,西部人笑东部人有文化没知识。他们讲的文化也对,指个人与他人交流时的仪 表、装束、环境、气氛等的要求与水平。东晋文人多闲适雅逸而清淡,王羲之兰亭序中写道“群贤毕至、、、、、茂林修竹、、、、、曲水流觞”在此等优美环境下大家以游戏方式饮酒赋歌,这种方式难道不是“文化方式”?
在此,讲的文化品味是指:精神的享受与思考,历史的传承与时空的收藏跨跃,还有高尚情操(指知识的、谦逊的、庄重的、逸远的,宁静的)的追求与躬行。
有钱的人更有条件去追求精神的精进,事实上正是他们在完善道德,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在创造新的文化方面成为中坚,因为“仓凛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古典红木家具在提升人的品味、陶冶人的性情、增长见识等方面的作用立竿见影,似乎自视甚高追求颇远、见解独到、修养有道的人大多与古典家具有渊源,毕竟家具与人的日常生活接触颇广,影响人的审美及生活方式也最深。你看,端坐在官帽椅上,伏在云龙画案上品赏宋人工笔花鸟,那是何等人生至乐境界与文化氛围。但也确实有不少有钱人在大肆吞吐的时候却很少思考历史的、情操的、精神的问题,这其实是另一种清贫和可怜,“人以文化装备自己,才能尽享上苍与人共同创造的美感。”
从今天开始,立刻行动起来,将自己划归到讲修养、讲文化、讲传统、讲知识的阶层中来!
上一篇:说一说黄花梨的水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