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圈椅的起源与特点 圈椅与汉字同音共律

责任编辑:
小编
发布时间:
2017-06-23
文章标签:圈椅

摘要:圈椅的起源与特点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圈椅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

圈椅的起源与特点 圈椅与汉字同音共律-1

圈椅的起源与特点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圈椅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

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明代中后期,有的椅圈在尽头扶手处的云头外透雕一组花纹,既美化了家具,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明代人们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因此当时多把它称为“太师椅”。更有一种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可以搭脑。也有的圈椅椅圈从背板向两侧延伸通过边柱后,但不延伸下来。这样就成了没有扶手的半圈椅了,这种椅子造型奇特,可谓新鲜别致。

圈椅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与中国人传统文化内涵相呼应是一个关键。圈椅椅背的“圆”与四脚的“方”,不仅呼应了“天圆地方”的认识论和“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曲线与直线的相结合也体现着阴阳平衡的学说。

另外,圈椅也是体现中式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的范本,比如圈椅的高度、扶手的高度的搭配不仅要考虑视觉效果,还有让人正襟危坐的设计考虑;圈椅“S”形的背板是根据人体脊椎的曲线制成,几百年前就有“人体工学”的觉悟;榫卯结构、靠背实木弯曲工艺、局部雕刻等,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高峰。这一切,让圈椅成为一榫一卯、一板一木间的最优选择,有着经久不衰的设计美感。

圈椅的起源与特点 圈椅与汉字同音共律-2

圈椅与汉字同音共律

圈椅是明式家具中最具文化品位的坐具,它暗合中国古典哲学天圆地方。通过以上这张图,不难看出,圈椅的椅圈同汉字中的宝盖头的篆书写法一致。中国的书法在汉魏晋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完善,而明式家具圈椅中的椅圈最早出现在唐代,晚于书法的发展,而且先秦的时候主要书体就是篆书,后来秦始皇统一文字,丞相李斯才变大篆为小篆。再后来又出现隶书,接下来楷书、行书、草书相继出现。

“宋”,从木会意,表示用木材建造房屋。本意居住,借指国名、朝代名。“立”,本意是一个人立在天地之间。说文解字中讲,宝盖头的意思就是象征着房屋,所有宝盖头的汉字,最初都与房屋有关系。表示房屋意思的还有另外一个词汇就是宇宙。

“宇宙”本意就是指建筑,指屋檐和栋梁。《淮南子•览冥训》:“凤皇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之后引申为时空,这体现了在中国古人心中,自然宇宙就好像一座大房子一样,为人们遮风避雨。屋外是一个大宇宙,屋内是一个小宇宙。与宝盖头有关的汉字都是与房屋有关联的。

圈椅亦是如此,就像是家具上的大房子、大宇宙一样,包围着、保护着人们。所以,古人设计圈椅的中心思想就是“天圆地方”、“承天象地”。

关键字:圈椅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圈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