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木工行业正从“手艺人”转变成“技术活”,是喜是忧?

责任编辑:
SY
发布时间:
2019-01-16
文章标签:家具手工艺家居

摘要:木工这个行业近几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是家具款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融入了很多国外的元素和作品;二是家具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从原来的师傅上门定制到现在家具厂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如果这些变化,我们把他归结于市场需求或者社会发展的变化,那么不管你是不是从业者都必须遵循这样的…

木工这个行业近几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是家具款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融入了很多国外的元素和作品;二是家具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从原来的师傅上门定制到现在家具厂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木工行业正从“手艺人”转变成“技术活”,是喜是忧?-1

如果这些变化,我们把他归结于市场需求或者社会发展的变化,那么不管你是不是从业者都必须遵循这样的市场规律。但是还有一点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担忧,就是木工技术的结构性改变。以前是从零开始系统性的学习木工技术,到现在细分化、岗位性的学习木工技术。形成了新旧分化的两种学习方式,一个是“有条件”的跟师傅学习,一个是先要工资再上岗边干边学的方式。简而言之,木工技术是从“手艺人”向“技术活”的转变。

木工行业正从“手艺人”转变成“技术活”,是喜是忧?-2

那么这种改变到底是喜是忧呢?我来举个“栗子”,技术活好比水桶上的木板,手艺人好比是水桶里面的水。“技术活”是把木工技术分解成N块木板(工种),有目的地培养每块木板的高度,使木桶(技术)很快变高的过程。换种说法,通过这样的进化,就是我们木工技术的“整体”水平是比以前提高了。

同理,要成为一名“手艺人”,先要学会木工的N项技能,这样才能形成一桶“系统的水”(总技能)。手艺人的水平取决于水桶的最低那几块木板,而在某一方面最高造诣又限于最高的那块板。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老师傅,能做出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有可能不能胜任家具厂里的某个普通配角的原因所在。

木友“裘老虎1”的观点:

“我做了四十年工匠了,现在在家具厂做样品,以前我们学木匠要白给师傅做三年。现在的年轻人开始学就要工资,而且不肯吃苦,又不敬重师傅,又有那个师傅肯教?做古典传统学具的技术是很高的,比你读大学还要难。所以现在家具厂找技术好的师傅很难,像我这样年纪快到六十岁了还在做。”

木工行业正从“手艺人”转变成“技术活”,是喜是忧?-3

总结:

那么木工行业从“手艺人”转变成“技术活”,到底是喜是忧呢?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木工行业会演变成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会有很多职业技术学校提供这样或那样的木工培训。木工,可能将会有一种新的诠释:“我,是从事木艺方面工作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木桶做的再高,没有水了,木桶的“灵魂”又何在呢?


关键字:家具手工艺家居红木
分享到: